close


Bo Sang,中文譯為「寶山」或「寶桑」,但在泰國發音應為bo,我當初在跟雙條司機說這地名時,我念baw的音,他還聽不懂=.=。這個村莊,位於清邁東方九公里處。因為整個村莊幾乎以製傘為業,所以有傘村之稱。據說每年一月底還有「傘節」的傳統活動,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注意一下。

雙條司機在村口的7-11停下來,坐在我旁邊的婦人好心的提醒我這就是寶桑了,連忙下了車付了錢,日正當中的,幾乎不見觀光客。

往村內走去,兩旁皆是販賣工藝品的商店。我想找尋製傘的工廠,沒想到比我想像的還難,其實也沒那麼難啦!只是天氣真的很熱,我走著走著都快暈了。


商店街都在賣這一類的東西。


這是燈籠,不過是可插電的。



紙傘廠當然不會位於大馬路上,所以只好往巷子裡找。很多條巷子都有如上圖般的指示牌,告訴旅人紙傘廠在何處....。無奈,我尋牌進去找,卻無功而返。巷子內的確有許多獨門獨院類似工廠的地方,但都大門深鎖,院子裡也不見有人在製傘。那是當然的,誰會在大熱天到外面製傘?



皇天不負苦心人,我走進八巷內,經過一戶人家,剛好看到一個阿婆坐在屋簷下工作著。我探了探,她問我是一個人嗎?我說是。當然都是Body Language。她引領我到隔壁戶,和裡面的婦人交待了幾句話就走。而我就這麼幸運地看到製傘過程啦!


外觀看起來就像尋常人家,可是是個製傘廠。

因為製傘的人都不會英語,所以我只能默默的觀賞著。工寮內很暗,坐著兩個婦人,阿婆負責製傘架,另一個中年婦人負責把傘面(是這樣說的嗎?)黏上去並上一層塗料。


阿婆先穿第一圈繩子


傘架的半成品


然後,阿婆會在傘頂黏上一圈像膠帶的東西


接著,穿傘架最外層的繩子,共要穿兩層


傘架完成

完成的傘架,由另一個婦人把傘面糊上去。


婦人先將紙糊上去


再上一層塗料,並抹勻






再糊一張有圖案的紙上去,最後再塗一層塗料


接著,就是晾乾嚕~



後來,我走出工寮到外面晃晃,看到另一中年男士也在作業,不過他看到我就把手邊的工作停下來,不知是在進行什麼神秘不可外傳的步驟?

心滿意足的告別製傘阿婆們,我還想再看看其它地方,於是繼續往村內移動。來到了這個像是給遊覽車遊客觀賞的製傘廠。


巷子口就這麼顯眼,一看就是觀光客使用的。




大太陽下白傘閃閃發光




和剛剛阿婆的製傘廠相比,這裡的傘顏色花俏許多。


不過相對的,塗料的味道也重很多,是真的,我聞得都快要暈了。



看完這兩個製傘廠,我稍微逛一下工藝品店後,啥都沒買,就離開了。雖然台灣美濃也有紙傘工業,可惜我未曾參觀過(好像只去看菸樓),此次還是第一回呢!其實,讓我感到新鮮有趣的不是製傘的過程,而是獨自探險以及到底該繼續還是該放棄的感覺,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呢?

【延伸閱讀】
[資訊]我如何遊清邁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aiwan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